建筑工人身著滿是泥土的工作服,辛勤工作在煙塵漫天,廢方四散的環境里,這是多數人對建筑工地的印象。然而,自從項目部開展“標準化工地建設”以來,這一切悄然間發生改變。在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徐行衡和監理單位總監屈元海的帶領下;各參建單位的積極配合下,項目部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動“標準化工地建設”進程,促進文明施工的從業習慣和文化氛圍逐步形成,構建工地管理的長效機制。
自項目部推行“標準化工地建設”活動以來,受到所有班組施工作業人員的歡迎,改變了過去工地臟、亂、差現象,給項目工地帶來新的面貌?;顒幽康氖墙⑹┕す芾硪幏痘?、管理流程程序化、場容場貌秩序化等在內的一系列項目標準化管理體系,保證施工質量安全、施工環境衛生、工人安全施工、工人居住環境極大改善。
要保證施工環境衛生,水是必不可少的資源。項目部首先建設的是臨時消防系統和雨水回收循環利用系統,將生活區和施工區雨水通過水溝引流入沉淀池,讓沉淀池的清水池能注滿水,使得施工區和生活區有足夠的水進行濕作業和揚塵治理,最終工作環境衛生極大改善。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和工人安全施工,項目在各個工作區安排安全管理人員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在監督施工作業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施工的同時,要求施工人員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按照預定方案施工時,優先考慮消防器材的安裝和安全通道的建設,消防器材的安裝根據建筑目標設計進行,讓建筑目標消防器材提前發揮作用,要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從有防護棚的安全通道進入工作區,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安全性,保證施工作業人員有一個安全施工環境?!皹藴驶さ亟ㄔO”活動的實施實現了建筑施工安全的標準化、規范化,極大改善了工人的生產生活環境。項目部為工人設有獨立食堂,還要求按照施工現場人數比例設置水沖式廁所,并設置集中晾衣區、施工人員之家,配備了保健藥箱、擔架、止血帶等急救器材,在高溫天氣還發放清涼飲料、西瓜和防暑藥品。
建筑工地的生活區地面為混凝土硬化,院內設置花壇和綠地,宿舍屋面設有保暖隔熱層,室內凈高不低于2.5米,配有開啟式窗戶,同時規定了每間房間居住人員不能睡通鋪,不能超過8人,宿舍內統一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施工生活區建設方面,為了提高農民工的居住環境,除了增加綠化,還雇傭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生活區進行打掃。每天固定時間用灑水清潔防止揚塵,定期對生活區滅蠅、滅鼠,使生活區更加干凈整潔。徹底告別建筑工地生活垃圾自行處理、生活條件臟、亂、差時代。
今年,自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開展來,為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項目部專門成立了以屈元海同志為組長的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原則,并制定了《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工地食堂有桌椅,配備電風扇,每天都有工作人員清理食堂衛生。食堂飯菜根據工人從事體力勞動特點,營養和供應量保證充足,食堂廚師和員工都經過體檢合格上崗。保障食品安全,讓工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充裕的體力從事高強度的建筑工作。
同時,項目部組織人員在現場醒目位置懸掛“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等標語橫幅,并用宣傳欄、警示牌、標語等多種形式,搞好宣傳工作,使廣大施工作業人員充分了解安全文明施工的意義。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項目部將繼續嚴抓安全、狠抓文明施工,夯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基礎工作,使工人的安全意識得到提高,使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和要求得到較好落實,進一步增強其安全責任意識,明確各自職責,為工程順利進行提供安全保障。